停课不停研
——南昌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我和园丁杯”网络
供稿:罗玉青老师
停教不停学,停教不停研。3月3日,南昌市中小学心理健康健康“我和园丁杯”网络教研活动(三)——心理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化,继续进行空中教研。100多位心理健康教师守候在直播群。上午9点半,网络教研在市心理健康教研员吴晓燕老师的主持下准时开始。继《写好课堂剧本,讲好成长故事》、《情景创设,激活心理课堂》之后,本次“我和园丁杯”网络教研以“心理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化”为主题,深入探讨心理健康课堂语言优化的意义和方法。
活动开始前,大家线上观摩了南昌站前路小学李屏老师《“异想天开”》(五年级)课例视频。接下来,李老师以“好好说话”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在“异想天开”一课中关于课堂语言技术的心得。李老师介绍了本课例的主体课构,并通过生动的事例指出在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体验世界、价值世界这三方面,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言之有导、言之有趣、言之有序、言之有范、言之有理、言之有启。李老师极具感染力的语言魅力博得了大家的赞赏和钦佩!
随后,由站前路小学的闵波老师围绕《和谐课堂,心灵碰撞有回声》进行课例点评。闵老师指出,构建和谐心理课堂,第一点为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尊重学生,在该课例中,李屏傲视站在学生的思考角度来想问题,尝试着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空间,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让他们依靠自主性收获知识,愉悦地参与学习实践的全过程。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对于李老师来讲,在教学中她不仅只是传授知识,更要了解学生的想法、个性、需求和帮助解决的问题,通过与学生的聊天,与学生的活动参与,做到求同存异,让心理健康教育也能走进学生的心田。第二,教师需要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益,要做到真情融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巧妙构思,引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第二,教师需要运用新颖美丽的课堂艺术,呈现课堂和谐美。闵老师以《“异想天开”》的导入为例,说明了新颖独特课堂导入、富有情感的课堂语言,精心设计的板书等都让李老师的课堂充满生命的张力。
随后,吴晓燕老师接棒“排麦”,就这次教研交流活动进行精炼、深化,分享了关于《心理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化》。吴晓燕老师首先为大家分享了美国费兰德斯的教学语言的“2/3原则”,说明提升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吴老师介绍了教师语言的类型,对改进教学语言提出以下建议:
1. 树立利用学生想法的意识,例如,对话方式:学生陈述——教师质疑——学生解释;
2. 多运用间接和积极影响的语言;
3. 给学生主动发言创造机会。弱势的话语形式,如:“我好像没有听明白,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
吴老师以“打球”作比,教师和学生是同场“打球”的伙伴或对手,教师要善于“打球”,善于提问。这种独特的见解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反思和运用。
此外,吴晓燕老师帮助大家点亮“心育微课设计与制作“技能,指出心育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要注意“短、小、精、悍”,并希望大家设计制作出更优质的心育微课,为广大学生、家长和老师服务。
流水,再一次照见了春天的倒影。吴晓燕老师每一次教研变化的ppt背景——从绿意盎然到繁花盛放,诠释着她对生命,对心育的情怀和期待:步入3月,天气虽然有些寒冷,但大地已经一片回春的景象,我们期盼着春风、春雨、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