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八十载,乘风破浪再起航
——安义中学80周年校庆月活动之二:校庆宣传视频
供稿:陈元诗、二稿:杨楼绪、三稿:骆巧弟 明月清风和诗韵,安中校园溢欢歌。巍巍西山,滔滔潦河,孕育了一所儒学浸润的省级重点中学——江西省安义中学。安中人筚路蓝缕八十载,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一、岁月不居 文脉相承
古老的文峰塔、魁星阁,是安义人以文化人、尊师重教的历史见证。安义中学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书院文化盛行的唐宋时期。位于潦河岸边的文山书院主要以儒家文化教育为主,朱熹、张栻、王阳明、熊拙逸等名儒大咖,都曾在此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孕育了‘崇安重义,敢为人先‘的安义精神,铸就了‘儒学浸润,和乐尚美‘的安中育人理念。
民国二年文山书院改建为‘公立文山高等小学校‘,民国十三年该校迁入安义考棚;1939年安义沦陷,安义县政府迁往靖安桃源。为解决沦陷区学生失学问题,1944年在靖安县高湖桃源村祠堂创办‘安义县临时初级中学‘,1945年该校迁至安义商会和积谷仓,1947年迁入安义考棚;1934年创建于安义万埠的‘江西农村实用学校‘,因日军轰炸,1940年该校迁至遂川县,更名为‘仰公中学‘,1949年该校迁入安义考棚。最终迁入安义考棚内的所有学校合并为‘安义县立初级中学‘,1958年更名为‘江西省安义中学‘。 二、历经磨难 灿若星辰
1945年抗战胜利后,安义中学老师王业西、刘希林、陈德华等受中共南昌市城工部直接领导,宣传革命道理,组织青年学生参军参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安义中学建校之初,尚未开设高中部,学生初中毕业后需到高安、樟树就读高中。1958年学校增设高中,为加强学生劳动技能教育,学校开办了农场,师生抬粪挑水,种树种菜。
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安义中学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1986年高考,安义中学理科平均分位居全省第一,余升红同学仅以一分之差屈居全省第二名,被复旦大学录取,胡新煌同学录取清华大学。1990年熊勇强同学参加全国数学竞赛荣获一等奖,录取清华大学。
1999年高考谢和虎、帅猛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谢和虎斩获南昌市理科状元。2000年高考,文理科平均分均居南昌市之首,熊伟伟、刘海斌、李明华、魏弋等四人高考分超北大、清华录取线,熊伟伟以理科总分674列全省第二名,夺南昌市理科状元,录取清华大学。
为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需要,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00年安义中学整体搬迁至现校址,学校软硬件建设日臻完善。2008年张培、张智二位同学录取清华大学,2009年邓承佯录取清华大学,刘志清、张功球录取北京大学,41名同学录取‘985‘院校,100多名学生录取‘211‘大学。
从2002年开始到2016年结束,安义中学承担了12批共百余人的‘教育援藏‘的任务,2002年9月29日,时任省委书记孟建柱、市委书记吴新雄在县委书记县长的陪同下,到学校参观视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在校就读的西藏生给予了亲切的慰问。2005届汤首宏以全国内地西藏生文科第二名的成绩录取到中国政法大学。
桃李三千圃,硕果满神州,安中三段办学辉煌史共孕育了18位‘清北‘为代表的数万优秀学子。昔日安中学子已成长为祖国栋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三、未来已来 迎风起航
2010年以来,由于教育大环境的变化,‘县中塌陷‘成为常态。2021年12月县委县政府重组了安义中学新的领导班子,新班子谋划了‘发掘安中昔日之精神,重铸安中曾经之辉煌‘的‘安中梦‘,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有特色、四年能突破、五年铸辉煌‘,五年内要把安中建成环境优美的花园学校、创新高效的智慧学校、特色明显的书香学校、人民满意的和谐学校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推行‘一个愿景聚人心,两个承诺暖人心,三大评比激人心,四抓四创汇人心‘的治校方略。现在已经实现了一年打基础,安中梦深入人心;两年上台阶,高考成绩稳起步;三年有特色,特色初彰显的目标。
安义人,崇安重义,敢为人先,发家致富后奖学助教,刘成水奖学金、泓泰奖学金、为邦国际奖学金、晶安高科奖学金,华林胡氏奖学金,青湖奖学金,现在各个乡镇都建立了奖学金,同心同德、融创未来已成为安义中学发展的坚强后盾。
千百年栉风沐雨,八十载春华秋实,一代又一代安中人践行着‘儒学浸润,和乐尚美‘的育人理念,创造了无尚荣光。历史的使命,人民的期盼,必将激励安中人,策马再扬鞭,迎风再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