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

点击数:17342022-06-12 11:17:02 

读书: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


  供稿:夏颖 供图:邹胡琴 审稿:保禄

  2022年6月9日下午4点20分,由学校团委教工团支部组织的青年教师‘分享一本好书‘第二次线下活动在办公楼二楼党建办公室展开。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校党总支书记兼校长骆巧弟同志,校团委书记张文锋老师,语文教研组长王鹏程老师,高二年级组邹胡琴、刘娟老师以及高一年级组阳碧霞、夏颖、金莎娟、罗玉青、贺菊芳、谌凡凡等一众青年教师。此次读书分享活动由熊雯静、蔡林、熊贞三位老师主讲,在场其他教师分享听后感。


  熊雯静老师分享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的读书笔记,从‘熟人社会的根源‘、‘东西方社会关系的差异‘以及‘中国乡土社会的家族和男女关系‘出发,深刻剖析了中国之所以长期处于‘乡土社会‘的根源:社会的稳定性和传统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序格局,形成了推崇传统道德的礼治秩序,衍生出了以教化为手段的长老统治,达到了欲望与生存条件印合的状态,而这些又反过来巩固并维护了‘乡土社会‘的长期稳定。


  蔡林老师最近刚好读完了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老师所写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于是就借此机会给我们分享了他的几点读后体会。他从两个问题‘为什么要成为不跪着教书的老师‘以及‘教师为什么要读书‘切入,为在场的读书会参与者详尽解析了‘不跪着教书‘要求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必须具备的独立思考能力,展现了读书能给一位不断成长中的教师带来的品格修养的提升与人格魅力的赋能。一言以蔽之,树独立之精神,塑内在之修养。


  熊贞老师则给大家带来了钱锺书先生的《围城》,她的分享以内容简介和个人感悟为主。谈及个人感悟时,熊老师提出每个人的‘心灵之城‘应该要达至‘三境‘:一曰保持纯净,明辨是非;二曰接纳美好,宽容为人;三曰创造美好,共建和谐。如果能够用心遵循以上三点,我们便能学会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与社会相处,重塑自己的理想人格。只要我们心中的城是用理想营建,而非以欲望充塞,只要我们能够守护内心的纯正与丰盈,所谓的‘围城困局‘,只形同虚设,可不攻自破。


  分享会后,骆巧弟书记总结了‘三个真好‘:‘年轻真好、读书真好、团队真好‘,以此来勉励教师们工作之余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张文锋书记则将自己在多年的阅读体验中感悟到的金句——‘没有比读书更好的途径来提升自己‘赠予在座,激励青年教师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并影响身边的人。王鹏程组长则从三位主讲老师所作的分享中,提炼出三个要点:读书是提升自己的途径;读书是老师生存、成长的土壤;书是我们的城,我们都是城里人。

  东坡先生苏轼曾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作为一名教师,你读的每一本书不仅将提升自我,更是为此后教育生涯中遇见的万千学子做的知识储备。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从今天起,做一个‘好读书‘的青年吧!

【责任编辑:万高超】(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