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文化之美,灼灼耀我中华

点击数:4312024-06-04 22:37:02 

泱泱文化之美,灼灼耀我中华


  供稿:高一9班 陈思思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九班的陈思思。今天我国旗下的讲话题目是:泱泱文化之美,灼灼耀我中华。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阅历三百米甬道,横渡五千千年沧桑,在时代的千帆齐头并进时,无数旧事物似灰尘般被抛弃,唯中华文化,在千年的沉淀中寻找它的载体,未曾褪色半分,反而留下了一股独属于中国人的气蕴,是汉字静心‘修身‘的意识,诗词不断沉淀‘的魄力,及筷子与人‘合作‘的精神以此三者、文化圣火,方能历久弥新,耀我中华。
  汉字之美,美在‘修身‘,完善不止,以趋大成。
  汉字,作为千百年来联系着人们的绳索,文化的发展,其自功不可没。从万年前的甲骨文,再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乃至如今通邑遍华夏的简笔汉字,其体系不断完善但其实质所蕴含的中华子弟的信仰却始终如一。一横一竖,书的是端正清廉一撇一挪,书的是机智圆滑。小小的汉字,承载着人古人民的风骨吾侪青年当承汉字之美,不断提升自我,向着理想迸发。
  诗词之美,美在意境、意蕴万千,流芳千古。
  诗词,古来文人墨客的情思的载体。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现代诗集合,其形式千变万化.但都是美的体现。以美的形式体现内心的情感,这便是诗词意义所在。可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对爱人的思念,‘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对家国沦陷的悲恨。‘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吾侪青年当继诗词之美,不断沉淀自我,向着未来前进。
  筷子之美,美其精神。萧结互助,美美与共。
  筷子,考验人的协调能力,上方下圆,意在展示和谐之美。‘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在历史的浩翰长河中,领略丝绸之路的壮阔,感受上海贸易会的宽容。‘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国作为世界文明主要担当者,一直在践行‘筷子‘精神。吾辈青年也应传筷子精神,以合作携行,向着明天进军。
  ‘观古宜鉴今,无古不成今。‘五千年中华文明,经久不衰;五千年文化长风,生生不息。我们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在传承文化之美的路上,当亮出创新之剑,一代赶超一代。弦歌不辍且步覆履铿锵,让我们一起以星星之火燃此间文化之光使其亘古流芳,造星明长河!
  我的讲话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万高超】(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