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山山绿,神州大地处处春
点击数:11262024-03-21 20:43:00
植树造林山山绿,神州大地处处春
供稿:高一1班 凌铬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高一一班的凌铬。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植树造林山山绿,神州大地处处春‘。
在环境资源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下,创建美好生态家园,已然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植树节也因而成为国际性节日。中国的植树节由来已久。1915年,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首次提出设立植树节,时间就定在每年的清明节,因为中国古代就有清明插柳植树的传统。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治理大有益处。
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中国曾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1.16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27%。黄沙曾侵占了中国人的黑色瞳仁。而如今从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到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中国在治理土地荒漠化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三代人的执着与坚守,五十余年的时间耕耘,让塞罕坝百万亩沙地变为林海,成就了新时代的生态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有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中国治沙人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建设防护林等措施,以恢复和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控制沙漠扩张。这些举措造福了约四亿的国人,带来了超过万亿元的经济效益。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于每一位中国人而言,植树不仅是义举更是义务。
198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规定,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至5棵。古人云:‘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身为当代中国少年,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我们应当自觉履行植树义务,积极参与植树节活动,主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学们,此刻让我们行动起来!清理草坪上的一片纸屑、浇灌道路旁的一棵树,你可以在河岸种下一粒出芽的种子,也可以在亲人朋友心中种下一粒生态的种子。青山绿水间,让我们拥抱每一片葱郁;植树造林时,让我们拥抱每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