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共探教学新策

点击数:2372025-02-27 21:57:22 

聚焦核心素养 共探教学新策


  供稿:付娟娟


  2025年2月25日下午两点,以‘基于听力测试特征的听说课教学研究(一)‘为主题的市县区域联研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本次活动通过公开课展示、专题讲座等形式,共同探讨英语听说教学与语法测评的创新策略。活动内容充实,理论与实践并重,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启示。


  首先,新建区一中潘畅老师带来了内容为《选择性必修三·Unit2 Healthy lifestyle Using language--Listening and Speaking》的公开课。潘老师首先让同学观看一个有关坏习惯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自己坏习惯的思考。之后,潘老师又分享了两位学生对自己学习问题陈述的短视频,巧妙引出本课所听对话的背景情境,并在听前复习习惯循环理论。然后,潘老师通过设计两种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深入解析听力内容,渗透高考对听力能力的培养。接着引导学生关注听力文本中有关寻求,给出和接受建议的表达,同时提供更多同类功能的表达。最后,潘老师通过让学生角色扮演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整堂课比较偏重于听力能力的培养,去挖掘听力材料更深层次的内容,引发同学深度思考,在学生输出时给学生搭好充分的脚手架,让学生轻松完成表达,较好地落实了核心素养的培养。


  随后,来自江西师大附中的欧阳智老师进行了题为《基于听力测试特征视角的听说课教学研究》的讲座。她从四个方面就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

  第一,新课标及新高考对英语听说教学提出的要求。欧阳老师详细解读了新课标和新高考政策下,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强调了听说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高中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欧阳老师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学生缺乏优质英语听说环境、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等。
  第三,高中英语听力测试的主要特征。欧阳老师从高考及高中教材听力测试的内容、形式、难度等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了高中英语听力测试的主要特征,为听说教学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第四,高中英语听说教学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欧阳老师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如制定科学化的学习计划,进行项目化听说训练,利用AI拓展多元化的听力素材等。



  最后,来自进贤县第二中学的万海燕老师分享了讲座——《基于语法填空的测评特征与教学策略研究---以2020—2024年高考真题为例》。
  本次讲座分为三个模块:概念界定、测评特征和教学策略。


  一、概念界定
  语法填空是一种综合性语言测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的语法知识、语篇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提供不完整的语篇,要求学生在特定语境中补充适当的词汇或语法形式。
  二、测评特征
  1. 语篇分析:体裁,题材,文本长度和句型结构。其中,含非谓语动词的简单句和含非谓语动词的复合句,是重中之重,是教学重点。
  2. 考点设置:有提示词为实词,包含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无提示词为虚词,包含:介词,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冠词。设题比例为7:3或者6:4。
  3. 考查要点:词法部分和语法部分。其中,非谓语动词的考查是重点。
  三、教学策略
  1. 课文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改编,通过填空形式巩固语法知识。根据设题比例7:3对教材文本进行挖空设题,通过实际操作命题的方式,了解出题者的出题思路,从而达到‘有的放矢‘ 做题的效果。
  2. 借用AI改编教材文本:教师利用AI技术改编教材文本,快速生成语法填空练习,提升备课效率。  AI推荐:豆包,DeepSeek 和Kimi。
  3. ‘ABC‘三步解题法:指导学生掌握‘分析语境(Analyze)-确定考点(Belong to)-检查答案(Check)‘的解题技巧,提高答题准确率。


  本次讲座将结合理论与实践,助力教师优化语法填空教学,提升学生语言能力。


  本次教研活动为南昌市县高中英语教师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在活动过程中,教研员史珺老师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针对高考听力与语法填空考点,结合教学实际,为老师们提供清晰的教学方向。在资源开发上,倡导利用AI拓展听力素材,还指导教师运用AI改编教材文本,助力一线教学高效对接高考。三场展示立足新课标要求,直击教学痛点,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价值,为推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提供了新思路。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经验融入日常教学,持续探索英语教学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

【责任编辑:万高超】(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