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爱之名”过度管控孩子

点击数:7382024-10-12 16:29:05 

不要“以爱之名”过度管控孩子
——12355青春热线


  供稿:团中央权益部、中国青年报


  为了更好地服务青少年成长需求,为青少年提供有力有效的心理支持,《中国青年报》‘12355青春热线‘版通过新闻报道、心理专家分析等形式,呈现典型的心理咨询案例,解读和剖析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自我探索、考试焦虑、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困惑,为具有同类问题的青少年提供科学、专业的心理支持。
  同时,‘12355青春热线‘版开设‘12355专栏‘,为读者提供触手可及的现实帮助。读者们遇到任何心理问题,可以拨打‘12355‘心理热线寻求帮助,‘12355专栏‘将选取和刊登典型案例。
  17岁的冯诺正处于青春期,在爸爸冯志强看来,一向外向乖巧的女儿仿佛变了一个人,‘总是无缘无故地痛哭,不愿意沟通,什么事情都闷在心里,经常听恐怖音乐,甚至出现了割手腕的情况‘。
  冯志强担心孩子患上了抑郁症,又怕带去看精神科会加强对孩子的心理暗示,听说12355青少年服务台可以为青少年免费提供心理援助,他便试着拨通了电话。
  电话那头,四川·成都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师尹婉琎接通了电话。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团四川省委开通12355青少年心理援助热线,从那时起,她便一直通过热线帮助青少年及家长解决心理问题。
  听完冯志强的描述,尹婉琎建议冯志强带孩子来线下做面询。跟冯诺深入沟通后,尹婉琎发现冯诺兴趣广泛,性格很好,在学校非常受欢迎。可爸爸妈妈长期以来对她要求非常严格,担心她在学校太受欢迎而早恋,担心她喜欢二次元影响学习,总是反对她做学习以外的事情,把她当小孩子一样严加看管。
  爸爸妈妈的过度严格一度让冯诺难过焦虑,很长一段时间只要成绩稍有波动她便会情绪起伏大,入睡困难,家庭关系也因此很紧张。
  尹婉琎谈道,孩子在青春期身心会经历巨大变化,当他们向父母诉说苦闷时,很多家长会采取说教的方式强迫孩子按照自己想的去做,久而久之孩子不再愿意将内心的想法分享给家长,变成很多家长口中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冯诺向尹婉琎讲述自己的担忧,她周围许多同学都患有抑郁症,担心自己也生病了。
  尹婉琎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解释,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会将青春期出现的情绪波动归咎于心理疾病。‘孩子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大,是很正常的情况。要学会鉴别抑郁情绪、抑郁症和青春期情绪的波动,切不可随意给孩子安上‘心理疾病’的帽子。‘
  考虑到冯诺即将升入高三,学业压力大,尹婉琎决定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咨询方式对冯诺及其家长进行开解,由她负责面询,咨询师陈杰负责线上咨询。
  尹婉琎劝说冯志强,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表达方式不恰当就会变成‘以爱为名‘的伤害。面询后,冯志强意识到自己与妻子对孩子的管控过于严厉。回到家中他正式向冯诺道歉,并决定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再强迫孩子学习。
  冯志强开始支持冯诺cosplay(一般指通过服装、道具、化妆、造型等方式,借助摄影、舞台剧、摄像等形式,对出现在动画、漫画、游戏作品中某位角色或者某段剧情进行现实还原的活动——记者注)感兴趣的二次元动漫人物,逛漫展。每次回来,冯诺都会很开心地分享自己的经历。
  冯志强告诉记者,女儿一度想邀请他一起装扮后去漫展,他不好意思地摆摆手拒绝,‘爸爸可以去给你做苦力背包‘。
  让冯志强没想到的是,不再逼迫孩子学习后,冯诺不仅重拾了自信、学会了沟通,学业更是突飞猛进,年级排名从50多名跃升至第五名。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快速进步的阶段,家长应该学会放手,相信在正确的引导下孩子能够学会对自己负责。‘尹婉琎拿家长们普遍担心的青春期孩子早恋举例。‘我并不认同早恋的说法。青春期的孩子除了身体发育之外,开始有了自主意识,注重自己的内外在形象,彼此有好感,与大人所谓的‘恋爱’是不同的。‘
  尹婉琎建议家长这样引导孩子:‘青春期对异性有好感是必经的一段情感体验。但这个阶段建立在外貌吸引上的感情是很脆弱的,就像一个‘空心蛋’,一碰就碎。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的内心,由内而外成为更好的你,那样吸引来的感情才更加牢靠。‘
  如今,经过线上3次、线下4次的咨询服务,冯诺学会了与自己的情绪相处,如何有效沟通,信心满满地步入了紧张的高三生活。冯志强夫妻则化身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义务宣传员,不断向周围人‘安利‘这条‘宝藏‘心理援助热线。‘这样的平台,需要被更多人知道。‘


【责任编辑:万高超】(Top) 返回页面顶端